盐城:健康城市托起民生幸福梦

来源:健康中国观察

2024-09-05 15:55

微信截图_20230224091527.png

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的同时,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健康盐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把健康“嵌入”城市,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

近年来,盐城市健康教育蓬勃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硕果累累。在江苏省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技能竞赛中,以总分第一荣获团体一等奖;射阳县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县,东台市、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建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市、区),全市建成省级健康镇22个;盐城市、东台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滨海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累计创建国家卫生镇46个、省卫生镇25个,其中,东台市、大丰区、盐都区、亭湖区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射阳县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全市省级以上卫生镇覆盖率达77.17%,全市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91.76%;盐都区、射阳县、大丰区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生动体现。盐城市坚持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嵌入城市整体规划,把健康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2017年,盐城市成立健康盐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健康盐城2030”规划纲要》,明确健康盐城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8年,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围绕“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人群”的目标,将健康理念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020年,市政府研究出台《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盐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从10个方面推进实施25个专项行动,对36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对142项指标进行监测,推进健康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生命周期保障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市健康办强化组织协调,每年印发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适时组织调研通报,强弱项、补短板,推动健康盐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思路清,则方向明;方向明,则步伐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盐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坚决扛起群众“健康守门人”职责,认真落实全民健康战略,大力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不断巩固卫生创建成果,积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夯实重点疾病预防控制,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努力提高群众健康获得感。

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十四五”时期,更多的“健康细胞”正在成长,为建设高水平的健康城市筑牢坚实基础。

二、引入优质资源,让群众获得丰厚健康“红利”

民之所需,行之所向。对百姓来说,“健康盐城”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实惠。盐城市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百姓就医更加便捷。

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近年来,盐城市坚持打基础与谋长远有机协同、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投入近150亿元,开工建设85个项目,全市卫生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完成市中医院南扩工程、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市疾控中心异地搬迁为民办实事项目。市一院二期、市儿童医院二期、市二院改扩建、市三院南院二期、市四院异地新建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市病床数增长16.4%,每千人口床位数增长25.68%,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38.8%。

持之以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推进当下改革,又补齐历史欠账,既借鉴“他山之石”,又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改革破难题、解新题。研究制定《盐城市市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的数据监测和定期反馈机制,提高公立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推动深化医改的重点,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

积极推进医疗领域合作。2021年,盐城市政府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共建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的口腔诊疗中心运行良好;成立南京大学医学院盐城医学研究中心,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引入盐城。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的放矢补齐人才短板,通过举办第十一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卫生健康分会,签订34个合作项目。抢抓“黄海明珠”政策机遇,制定5个配套政策,着力引进一批优秀专家和学科、专科带头人。积极实施名校优生“汇盐行动”,2021年上半年引进69人,2022年开展三批次活动,预计共引进220人,硕士以上占82.27%。出台《盐城市市级三级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科主任管理指导意见》,推行任期制、届次化管理。

认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实施“我服务你健康”为群众办实事15项行动,累计服务近90万人次,以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换来与患者的“心贴心”。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等,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基层卫生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队头”“队尾”同兼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盐城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场考核,成绩位列全国第二;累计建成14个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确认为“江苏省社区医院”,4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省级示范村卫生室覆盖率分别达到77%、33%。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东台市、射阳县、盐都区跻身全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如今,服务能力强、设施齐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惠及越来越多的盐城群众。

三、关注重点人群,使人人享有更多健康福祉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老一小”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点领域,也是和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盐城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不断推动“幼有所育、老有所医”。深入推进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4家、市级普惠托育机构7家。出台《盐城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医养签约覆盖率94%。加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新增2家护理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74%。

维护健康公平,促进共建共享,为妇幼健康保驾护航。2021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建成市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积极推进“两癌”筛查项目,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力度。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射阳县、大丰区、东台市、响水县、盐都区建成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

关注低收入人群,撑起健康“保护伞”。为持续增强低收入人口健康支持,我市建立了166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35万低收入人口签订协议,全程连续性提供健康综合服务。家住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潭尖村的茆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由于行动不便,每次去医院都成了难题。派驻村里的“第一村医”刘娟了解情况后,每周都会上门给她测量血糖、血压,听诊心肺、指导用药。她担心茆阿姨因长期卧床形成褥疮,还定期上门为其针灸、推拿。从当初的长期卧床,到现在能借助拐杖挪步,茆阿姨激动地说:“是刘医生让我重新站了起来。”在盐城,像茆阿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政策赋能,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健康惠民服务。


承办单位: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57860号-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鼓楼外大街21号东风泊立体停车楼6层 邮编:100011 Email:jkzgyjzx203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