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健康城市建设的 “张家港样本”

来源:健康中国观察

2024-04-10 15:52

微信截图_20230223155617.png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3个街道、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旅游度假区,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冶金产业工业园,总人口143万。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成为唯一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县级市,先后获得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等20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从1994年率先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到2021年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十连冠”,多年以来,张家港坚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全过程各环节,走出了一条具有港城特色的健康城市发展之路。

坚持整合资源,让健康服务优质可及

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力提升健康张家港建设水平。

聚力扩容提质,医疗服务全面升级。积极抢抓卫生健康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12家高品质三甲医院开展常态化合作,实现江浙沪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深入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2313”引培计划,5年引培相关人才200名;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2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数量位居江苏省县级市前列,高端医疗资源需求“触手可及”。大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市一院、市中医医院两大区域医共体覆盖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8大类慢病实现市级诊疗、社区配药,大病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强化“智慧医疗”服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的县级城市。与此同时,把及时稳妥处置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以提升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守护群众安全和健康。

关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全面覆盖。在全面建成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三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妇幼、青少年等人群的全周期健康护航。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超8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56张,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3.61岁。南丰镇永合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严格落实孕产妇保健服务,深入推进“两癌”筛查,基层医疗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建成率100%。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全面实现“幼有所托”。创新开展脊柱侧弯筛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建立心理关爱志愿服务团队,受益市民超10万。

坚持融合共生,让健康环境更为宜居

改善城市环境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础。张家港市始终坚持城市发展与健康管理同向发力,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美美与共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注重内外兼修,打造精美城市。作为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张家港坚持“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理念,外优建设、内强管理,努力让城乡环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高标准建成沙洲湖、暨阳湖等一批景观休闲生态区,河湖街道生态景观绿化逐年升级,全市生态林木覆盖率超20%。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实现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小区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100%。以“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江南美丽小镇,建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6个,认定特色宜居乡村1026个,特色康居(宜居)乡村占比超95%。

筑牢生态屏障,提升绿色颜值。厘清“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3.6%,省考以上断面、通江骨干河道水质优III比例达100%。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重点任务,完成长江沿岸造林绿化近3000亩,生态岸线占比达66%。高标准打造“江海交汇第一湾”——“张家港湾”,有效解决了“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难题,相关经验成功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坚持创新驱动,让健康产业展翼腾飞

健康产业是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张家港在提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聚焦聚力生物医药、养生养老、健身康体、文体消费等领域,积极抢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蓝海。

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链。立足张家港产业发展基础及特点,将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列入全市八大主导产业链,以“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建设一个功能园区、设立一只发展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搭建一批合作平台、打造一个品牌展会”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化、特色化发展。2021年,产业链上3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2.2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延伸康养产业生态链。以本地体育资源禀赋为依托,做靓“贝贝杯”足球赛等特色品牌赛事,高水平承办“国际男子职业网球挑战赛”“中国桌式足球公开赛”等重量级赛事,大力延伸体育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金陵体育等一批本土企业茁壮成长。探索“文旅+健康”产业新模式,放大文化产业发展母基金、“文产贷”等金融支撑作用,持续拓展健康消费空间。永联村(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

坚持文明引领,让健康生活蔚然成风

作为全国唯一荣膺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县级市,张家港始终坚持以文明浸润城市,以文化滋养市民,以文化促进健康,健康文明生活已经成为百万港城市民的共同追求。

健康体制上下贯通。以城乡一体化健康促进型城市建设为总目标,先后启动实施6轮健康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每年安排长效管理资金超2000万元,建成市、镇、村三级联动保障体系。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构建集专家委员会、社工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一体的专业力量,凝聚“健康张家港”建设的强大合力。多年来,张家港主要健康群体评价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保持领先。

健康细胞广泛覆盖。深入推进全民参与健康支持性载体建设,建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命名的健康社区6个、健康单位6个,江苏省健康镇7个,市级以上健康村(社区)147个、占比达65%。健康医院、学校、机关实现全覆盖,健康餐厅、市场、企业等细胞单位建设逐年推进。建成各类健康主题场馆18个,健康步道578条、户外健康主题公园120个,健康场所实现村村覆盖。建成24小时图书馆驿站53家,全市人均公共文体设施面积达3.57平方米。

健康生活人人参与。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利用爱国卫生月、健康城市月、世界无烟日等重要时点,深入开展“加减乘除”文明新风倡导系列活动(“文明餐桌·添加公筷”“关爱自然·减少污染”“科学锻炼·健康乘倍”“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创新实施健康“益”家、“管”家、“卫”家、“惠”家系列服务,积极提倡“一米线”、文明餐桌、绿色出行等生活新时尚,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养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17%。

健康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张家港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国家卫生城市“十连冠”和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为新起点,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纵深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不断铺就具有张家港特色的“健康之路”,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树立县域典范。


承办单位: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57860号-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鼓楼外大街21号东风泊立体停车楼6层 邮编:100011 Email:jkzgyjzx2035@126.com